top of page

常見的情緒疾病 Common Mood Disorders

 

 

抑鬱症 (Depression)

 

 

抑鬱症是一種漸趨普遍的情緒病,據統計,本港已有超過三十萬人患上抑鬱症。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,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一億人,但少於25%的患者會尋求有效的治療。估計到了2020年,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,發病率僅次於心臟病。

 

有别於一般的心情低落,患者感到情緒持續低落,對事情失去興趣和動力,情況持續超過2周,影響日常生活運作。此外不少患者會感到容易疲倦、精神不能集中,失眠或嗜睡,食慾、體重、性慾等都有明顯的改變。情緒及思想上,患者容易感到憂慮、對將來感到負面悲觀,甚至有自殺念頭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廣泛焦慮症 (General Anxiety Disorder) 

 

 

廣泛焦慮症屬情緒病的一種,患者大部份時間對各方面的事情,都有難以控制的擔心和憂慮。焦慮的症狀包括精神緊張、煩躁、失眠、肌肉緊張、心跳和出汗等,很多個案會出現身體上的病徵,例如疲倦、頭痛、腸胃病等,而且很多時會一個徵狀紓緩了,另一個徵狀又出現,像警號一樣響遍全身。病人往往只治療身體上的疾病,而沒發現問題源自情緒。他們甚至會反覆進行各類身體檢查,但都會發現器官功能正常,結果反而更焦慮不安。只有當焦慮症得到治療後,這些身體上的徵狀才會紓緩及痊癒。

 

據估計,在香港大約有4%的人患上廣泛焦慮症,即約有20多萬人受影響。但由於患者很多時只留意到身體表面的病徵,忽略問題源自情緒病,結果耽誤了治療。多個外國研究資料顯示,有1/4的患者於20歲前病發,發病率隨年齡遞增。如果未能及時醫治,廣泛焦慮症有機會惡化成抑鬱症,甚至增加自殺的危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社交焦慮症 (Social Anxiety Disorder)

 

 

社交恐懼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,病人會明顯並持續地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或恐懼,並且對自己、他人及社交方面都抱有負面思想。他們經常感到在社交場合中被人監察,擔心及在意自己的緊張症狀會被人發現,令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,甚至被嘲笑或譏諷。他們會覺得所有人對週遭的人都要求極高,而且會以社交表現評定個人的好壞。

在這些社交場合中,社交恐懼症患者往往不發一言,避免招來注意;面對別人時,也容易出現面紅耳熱和顫抖。他們漸漸逃避這些場合,但與性格孤僻不同,他們本身其實不喜歡這樣,也知道自己是過度恐懼,但苦於無法自控,結果只能以逃避來解決,而患者因而盡量避免置身於社交公衆場合,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驚恐症 (Panic Disorder)

 

 

驚恐症是焦慮症的一種,患者會多次無緣無故突然感到身體不適、害怕和不安,在大約十分鐘內到達最嚴重的程度。驚恐發作會令患者感到心跳加速、出汗、頭暈、呼吸困難、胸口不適、發冷發熱、手腳有麻木或刺痛,更甚者會感到害怕暈倒、死亡、失控或「黐線」。大概每75人就有一個患上驚恐症,可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,有部分患者因憂慮再次發作,而逃避到幽閉的地方或獨自外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強迫症 (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, OCD)

 

 

強迫症亦是焦慮症的一種,患者經常受強迫思維所困擾,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思想及/或行為,例如:手很骯髒、電掣未關好等,令患者十分憂慮。這些強迫思想和行為的範圍很廣泛,由不停洗手到不停蒐集不需要的東西,甚至一些關於宗教、性或者暴力的衝動等等。患者知道這樣沒有必要,但卻不能擺脫這些思想和行為,所消耗的時間可能愈來愈長,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情緒上的困擾,以致經濟上的損失。

 

約五十個人之中,就有一個在一生中某些時候會患上強迫症,而男女的發病率是相等的。很多兒童都有輕微的「強迫」行為,例如很仔細地擺放他們的玩具或避免踏在行人道的縫隙上,這些行為常常隨著他們長大而消失。成年的強迫症常常在青年時或廿歲出頭時開始,而男性普遍比女性早發病。病徵可以隨著時間而增減,但患者常常在患病多年後才去求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醫院管理局及青山醫院

 

bottom of page